TPU材料可用于哪些智能穿戴设备
2016/7/13 16:07:40
智能穿戴设备除了智能眼镜、智能手环、智能手表之外,还有智能戒指、智能腕带、智能头盔、运动监测设备、智能袜子,目前从市场来看,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环前景非常好,智能眼镜跟在其后,相信假以时日也会赶上智能手表、手环的。
曾几何时,智能手机还是奢侈品,而现在则几乎人手一部;可穿戴设备则作为后来者,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技术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自2012年以来,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价值增长超过1000%,在未来三年内总值将达120.6亿美元,潜力巨大。不得不承认的是,很多可穿戴设备还未找到关键的方向,达到智能手机那样不可或缺的位置。那么,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应该具备怎样的形态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一、成为真正可佩带的饰品
目前很多用户对可穿戴设备不感兴趣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够“实穿”。不论是智能手表还是运动手环,大部分都不够漂亮,即便一些冠以“手镯”、“项链”的智能设备,看上去也不是很漂亮。
据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调查显示,美国本土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,基本上对过于复杂、极客向的可穿戴设备不感兴趣。所以,我们也看到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努力增加可穿戴设备的“实穿性”,从AppleWatch、Moto360等手表到Ringly戒指,更加生活化、时尚化的设计,是大趋势。
二、更多样化的健康监测及医疗辅助
运动手环等设备已经可以告诉人们每天消耗的热量、运动时心率多少,甚至未来还能监测周围的空气质量。但从宏观角度来说,基于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方向还是比较窄,基本上仅集中在消费领域,我们期待它们能够为人类做更多事情。
首先,是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潜力。比如众筹设备Khushi项链,可通过NFC芯片接受疫苗接种数据,提升儿童疫苗的接种率。而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则认为,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预防护理方面拥有极大潜力,通过持续监测并向医生同步数据,能够降低患者20%的治疗费用。另外,可穿戴设备在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、情绪波动监测甚至癌症早期预防,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三、更多样化的形态
目前,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形式都是以佩戴在手腕上为主的,限制了其进一步发挥。不过,随着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完善,多样化的形态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大趋势。目前,我们已经看到了集成肌电传感器纤维、用于监测肌肉运动的运动服,但依然需要一个蓝牙发送装置来传输数据。
美国西北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正在联合开发一个新的可穿戴项目,设备本身柔软、可像纹身一样贴在皮肤上,可监测体温、血流量和皮肤水分,并直接发送数据。另外,ImprintEnergy公司已经开发出可3D打印、柔性的电池组件,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多形态化也是极为有利的。